卓源资本投资组合:刘江川院士清华大学SIGS演讲:IT和能源两大基础设施需整体融合

12月11日,清华大学SIGS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刘江川作为清华校友和研究生院的特聘教授受邀参加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能源视角下的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电池的耦合与解耦》演讲,对IT和能源两大基础设施的现状、相互关系及未来做了详尽解读。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李秀教授介绍刘院士
SIGS信息学科建设研讨会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院二十周年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探讨清华在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优势,以及在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刘江川院士在演讲中表示,目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IT基础设施已被虚拟化,以实现各个组件之间无缝的协同和集成,能源基础设施正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以实现源网荷储的无缝连接与整体协同优化,然而,这两个基础设施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分离,在IT领域,我们主要专注于降低计算/通信的能耗,在能源系统方面,IT和通信设施被视为黑盒性质的负载,而如今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
11月13日,近200个缔约方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这一协议确保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这就要求新能源占比的大幅增加、整个能源系统的智慧化,而IT和通信基础设施的能耗问题将更加凸显,这需要真正的将IT、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整体的融合,全盘的布局和优化。
就中国而言,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里再次确认我们的目标。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起国家开始全面推动环保减碳战略,强化了对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初《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及多项宏观微观政策出台,7月份首笔碳排放权交易面市,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ETS)市场。10月24日国务院的意见里规划了我们的双碳实施路线,也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一场能源变革正在到来,IT与能源两大基础设施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电网调控要由“源随荷动”转为“荷随源动”,需要将广域的可调资源聚合连接,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分散资源的调度响应,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个主体称为虚拟电厂。
而实现虚拟电厂运营,需要具有各类设备数据和互动信息的计算、存储能力,具备能源运行管理、交易、辅助服务等功能,实现各类分布式资源与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电力交易平台、调度系统的交互和整合优化,而数据无疑是虚拟电厂的核心。
在学术界及工业界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科研团队以及江行智能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
江行智能打造的IDEA边缘计算平台通过三条产品线形成了三个闭环,整合数百种前端智能设备,一站式协助企业实现快速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江行智能的虚拟机组控制器可以汇聚接入各类端侧传感数据及各类异构数据,实现AI算法驱动的边缘侧应用,同时根据边缘智能网关的边缘侧AI应用结果,综合给出可调负荷和用户侧储能的协同调控指令。
刘江川院士最后表示,我们应当把握百年不遇的时代变革,推动相关产品和技术标准在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落地,助力零碳社会发展,引领全球化走向下一阶段。

卓源资本创始于2016年。卓源资本是一家完全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构,起源于清华大学FIT楼实验室。由清华大学校友共同创办,致力于打造中国最领先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构,创始团队累计管理与投资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
卓源资本及其创始团队先后投资了昂纳科技、小马智行、大疆创新、第四范式、瑞莱智慧、清微智能、越疆科技、深蓝航天、探境科技、华美兴泰、灵汐科技、灵动微电子、实在智能、江行智能、畅行智能、一径科技、云丹网络、铖月科技、天宜上佳、全时云、赋乐科技、星汉数智等多家泛人工智能及尖端制造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