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源资本投资组合:探境科技创始人鲁勇博士——让所有终端产品都具备AI能力!
编者荐语:
近日探境CEO鲁勇做客洪泰基金旗下的访谈栏目《洪泰Talk》,并就行业格局、探境使命、独有技术、未来规划等多个纬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文章来源于洪泰Family ,作者创新永不眠的
CEO观点速递:
❶ 终端和云端的关系会变成:终端有计算,云端有内容,这样一个互动的格局。
❷ 在传统来讲,大量的芯片主要充当的是一个元器件的角色,那么作为元器件它不太能够直接和用户打交道,但AI芯片它是新的一种运作模式,它需要把它的算法和芯片紧密结合,才能提供一个最好的产品体验。
❸ 通过芯片和算法紧密结合,改变智能家居领域生态割裂的现状,构建统一的智能生态。
(• 全文以问答形式呈现,共4384字,建议先收藏再阅读~以下enjoy:)
★
Talk To CEO
★
本期人物:

探境科技创始人兼CEO
鲁勇
• 个人简介:作为国内第一款HDMI芯片的设计者,获得EE Times China 2007年度电子成就奖。曾先后在硅谷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Marvell和Analogix公司工作,创立Marvell中国芯片研发部,设计全球超70%市场份额的硬盘管理芯片等。本硕博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清华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及微电子学博士学位。
• 探境科技是一家具备全链条的研发能力的AI芯片设计公司,为语音和图像行业提供高度集成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探境自研的SFA(存储优先)架构,以存储驱动计算,完美解决了AI芯片的存储墙问题。SFA架构大幅度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压缩了芯片功耗,能效比(PPA)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依托SFA架构,探境推出了“音旋风 ”VOI系列语音芯片,以及Imagist系列图像芯片。图片
1
端侧AI实现家居轻度智能
终端有计算,云端有内容
洪泰基金:探境科技目前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
鲁勇:探境科技做的事情是基于AI芯片的一个基础架构,在大量边缘侧的终端芯片产品上,提供高性能的AI计算能力。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终端产品都具备AI的能力,让这些产品更加智能(化)、更加聪明,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因为终端边缘侧的产品是最广泛的,云上的东西和我们都有一定的距离,中间必须要有一个桥梁,而且网络的稳定性,会决定我们能否去访问这一产品,中间可能会有延时等不确定的因素,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可能信号就会突然没有了。而端侧是最稳定的方案,根据我们所能预见到的技术发展的最终格局,一定会是在终端侧的产品上,它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终端和云端的关系会变成:终端有计算,云端有内容的互动格局。我们所承担的一个历史使命就是在终端侧,让这些产品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图片
洪泰基金:请您谈谈探境科技终端产品的应用场景。
鲁勇:现在我们最大的应用场景是面向智能家居领域。我们认为智能家居领域是当前AI芯片最快、也能最好落地的一个场景,它能够非常快速地给所有的智能家居、家电产品赋予智能化。
从具象上来讲,我们当前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它们具有语音识别的能力,以此可以非常便捷地赋予台灯、风扇、空调等家电产品语音对话的能力,这样我们能更便捷地进行操作,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
大家对于智能家居的诉求是一种轻度智能,所以我们现在所打造的场景,不是为了像科幻小说一样,那个时间节点可能会很遥远。从我们身边具体的应用来说,这就是我们所最需要的应用,每个人都会在操作中感知到的智能化。
在传统思维中,使用一款智能产品需要下载APP,然后进行网络连接、用户注册和设置等,这一整套复杂的操作,其实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人群。而探境科技的智能家居产品,只需要插上电就可以使用了,和传统家电的正常操作步骤是一样的。
图片
2
核心是芯片和算法紧密结合
构建统一的智能化生态
洪泰基金:探境科技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几个阶段?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鲁勇:其实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成立最初到2019年年底这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们在做早期技术上的一些积累。我们实现了SFA(存储优先)这样一个非常领先的AI芯片架构的设计,并且以SFA(存储优先)架构为基础,成功完成了两颗芯片的设计,一颗是语音识别芯片,一颗是图像芯片。同时也在商业上进行方向预判,我们清晰看到了语音智能家居场景拥有的海量规模和爆发速度的机会。
从2020年初到今年年终的一年半时间是我们第二阶段,我们在智能家居场景下做了一些非常深入的探讨和功课。我们把市场所有的客户诉求、市场格局等因素全部进行甄别并且加以打磨。所以到第二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提供给客户多款称得上商用化级别的智能产品。
未来第三阶段我们会在以下多个维度同步往前推动:
首先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推出新一代的语音芯片,它会带来一个更高的集成度,将解决客户在成本方面的痛点,把芯片所有的外围的一些元器件集成到芯片内部,并且提供更低的售价。
第二明年我们会提供两款芯片产品,一款是更加低功耗的产品,它可以在大量的电池产品上使用;同时我们还在做一颗终端自然语言离线语音芯片,这颗芯片它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完成与智能音箱进行自然对话的这类交互形式。
除了芯片层面的规划之外,我们接下来会横向往海外市场进行演进,逐渐打开我们的海外市场,包括日韩、欧美市场我们已经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推进这些应用场景。
图片
洪泰基金:探境科技的独门绝技是什么?
鲁勇:探境科技的独门绝技,就是我们核心的创新技术。核心技术演化到产品上,就是芯片和算法紧密相结合。
我们看到在AI芯片行业,目前的格局和过去20年来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变化。传统上来讲,大量的芯片主要充当的是元器件的角色,作为元器件它不能直接和用户打交道,那么它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呈现出非常割裂的层面;但AI芯片是新的运作模式,它需要把算法和芯片紧密结合,才能提供最好的产品体验。
同时AI芯片产品还要提供面向用户的软性体验,就像手机的用户体验界面,一般叫UX(User Experience),它是直接和用户打交道的东西。语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我们做到了最底层的芯片层面的硬指标之外,包括识别准确性、抗噪性能、鲁棒性(Robust)等,在体验层面也需要做得非常完美,才能让大家更快去接受它。
终端的AI芯片能够促进智能家居整个行业生态的发展。它背后最基础的逻辑就是所有的产品都要有智能化的升级,智能化升级依赖的就是最底层的AI芯片,它会赋能所有的家电公司,让传统家电升级成为智能家电产品,这一赋能带来的格局,在整个产业链中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为这种能力是创造性、革命性的创新,在此之前大家只能通过联网的方式进行操作使用,但家电产品原本并不具备智能化的能力,它不是自身产品的演进,而是依靠外部云端的资源赋能。原先的赋能永远是相对松散的,同时也很难构建成统一的大生态,因为不同品牌之间是割裂的。那么通过我们的智能化的产品,它可以摆脱现在的这些困境,加速行业智能化的发展。
图片
3
补足人才缺乏的短板
探索行业未知境界
洪泰基金:您觉得AI芯片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鲁勇:中国芯片行业20多年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其实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缺乏。20年前可能一个能够独立设计一颗完整芯片的工程师团队都是不具备的。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大量中国IC工程师都是在跟着海外的资深工程师学习。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研发芯片的问世,中国通过这20年的努力,这一层面是已经有一个大规模的促进。
当前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在一些大规模的芯片研发、最高精度的芯片设计领域,和国外相比仍旧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人才的差距上,所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弥补人才短板。
我个人认为,目前其实已经没有一个力量能够阻止我们中国的芯片设计能力走到世界最顶尖。因为很多事情它从“推门而入”是最难的,但是你进了“门”以后,只要你有足够的场景、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精英,它最终是会走到最高阶段。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中国的IC设计能力一定会提高到一个世界最高水平。
洪泰基金:公司取名为“探境”,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公司愿景?
鲁勇:探境的英文名是“intengine”,是指“intelligence engine”,组合在一起叫“intengine”,即寓意“智能化的引擎”。因为我们主要做AI芯片,我们认为它会推动整个AI行业的发展,所以合并在一块叫“intengine”,那么音译过来就叫“探境”。同时“探境”在中文里面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就是“我们要探索未来未知的境界”,所以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思想理念,一定要敢于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这也是我在和外界大量沟通时,一直努力传递出来的信号。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和大量国产替代的芯片不一样,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端,探境科技都是在做一件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洪泰基金:请您谈谈和洪泰基金的故事。
鲁勇:洪泰基金其实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投资了探境科技,给予探境科技很大的支持。2018年上半年,当时探境科技成立不到一年,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芯片公司的一些成果其实还没有出来,但那时洪泰基金就愿意对我们进行投资,我觉得这是对探境科技整个团队、对AI芯片领域的认可。洪泰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人,会从一家企业的早期阶段、到中间发展阶段持续关注,非常感谢洪泰对我们的支持。

卓源资本创始于2016年。卓源资本是一家完全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构,起源于清华大学FIT楼实验室。由清华大学校友共同创办,致力于打造中国最领先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机构,创始团队累计管理与投资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
卓源资本及其创始团队先后投资了昂纳科技、小马智行、大疆创新、第四范式、瑞莱智慧、清微智能、越疆科技、深蓝航天、探境科技、华美兴泰、灵汐科技、灵动微电子、实在智能、江行智能、畅行智能、一径科技、云丹网络、铖月科技、天宜上佳、全时云、赋乐科技、星汉数智等多家泛人工智能及尖端制造企业。
